目前熱點科技已經(jīng)拿到了酷睿Ultra 9 285K以及酷睿Ultra 5 245K兩顆處理器,就讓我們一起看一下被英特爾寄予厚望的新一代處理器有哪些特殊的魔力能夠吸引用戶前去選購。
架構說明
對于新一代的酷睿處理器,英特爾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主打強大的綜合性能,英特爾希望酷睿處理器200S處理器每瓦降低40%的能耗,同時帶來15%的多線程性能提升,另外也將為發(fā)燒友帶來出色的AI加速能力,讓游戲時候的溫度進一步下降。
為了完成這個目標,英特爾也做了許多努力,包括對核心架構進行大幅的改動,特別是對E核的改動前所未有,全核心都可以共享36MB的L3緩存,并且每個獨立的性能核心都擁有2MB的L2緩存。 Gracemount核心相比較上一代擁有32%的IPC提升,實際提升幅度更加地明顯,而Raptor Cove核心提升幅度為9%。不過英特爾的這種處理器設計也取消了使用數(shù)十年的超線程技術。
除此之外,英特爾這一次也格外強調AI的作用,畢竟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AI的年代,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上搭載了獨立的NPU,可以實現(xiàn)13TOPS的AI算力,借助一些AI軟件來讓處理器的AI性能應有的作用。并且英特爾也加入了特定的指令集也讓創(chuàng)作性能成倍提升。
在擴展方面,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可以擁有48條PCIe通道,同時支持原生DDR5-6400內存,對于高頻內存的支持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過酷睿Ultra 200S采用的針腳也從LGA 1700變成了LGA 1851,因此大家需要購買全新的主板才能支持新一代的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
具體到產品上,我們這一次拿到的是酷睿Ultra 9 285K以及酷睿Ultra 5 245K,前者擁有24核24線程的規(guī)格,包括8個P核以及16個E核,L3緩存為36MB,P核基礎頻率為3.7GHz,E核基礎頻率則為3.2GHz,此外基于TVB下最高睿頻可以達到5.7GHz。而酷睿Ultra 5 245K擁有14核14線程的規(guī)格,包括6個P核以及8個E核,L3緩存為24MB,L2緩存為26MB,P核頻率4.2GHz,E核則為3.6GHz,同時最大睿頻可以達到5.2GHz。
硬件配置
為了讓酷睿Ultra 9 285K以及酷睿Ultra 5 245K這兩顆處理器達到最佳水平,我們也更新了測試平臺,這次平臺我們采用了華碩ROG MAXIMUS Z890 Hero+ ROG龍神III 360 ARGB Extreme全家桶,內存也采用了金士頓Fury 8400處理器。
首先是主板,我們采用的是ROG Maximus Z890 Hero主板,這款主板擁有22+1+2+2豪華供電設計,同時搭載雙8Pin供電,能夠保證電腦的穩(wěn)定運行。另外最高支持192GB的內存,同時ROG也為其配備了AEMP 3.0增強型內存配置文件。
在接口上,ROG Maximus Z890 Hero主板擁有一個PCIe 5.0 x16接口,同時6個M.2接口也極大程度地滿足SSD的擴展,此外2.5G網(wǎng)口,5G網(wǎng)口與Wi-Fi 7網(wǎng)絡的支持也讓ROG Maximus Z890 Hero主板的網(wǎng)絡性能十分地給力。
另外ROG Maximus Z890 Hero主板考慮到發(fā)燒友拆卸硬件的頻繁性,采用了Easy DIY的設計,包括M.2快拆裝甲,M.2滑軌卡扣,顯卡易拆裝等技術均在這塊主板上得以展示,從而讓大家裝卸硬件更加便利。
雖然這一次英特爾信誓旦旦地表示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能夠提供更加優(yōu)秀的能效比,讓溫度和功耗均有所下降,不過廠商們倒是給這些處理器準備了全新打造的散熱器,來更好地服務新一代的處理器。我們采用的則是ROG最新的龍神III 360 ARGB Extreme水冷。這款水冷是ROG為追求極致性能的玩家所打造的旗艦級一體式水冷,采用了Asetek Emma Gen 8 V2 水泵,針對英特爾CPU進行了特別的優(yōu)化,能夠更好地接觸熱點區(qū)域,提升散熱效率。龍神 3 Extreme采用了9片風扇葉,風扇轉速提升至2800rpm,能夠帶來更強的風速,并且磁吸式的設計也讓散熱器變得簡潔,此外龍神III 360 ARGB Extreme水冷采用了640X480分辨率的屏幕,顯示效果更加出色。
內存方面我們選擇的是金士頓Fury內存,頻率最高可以達到8400MHz,CL值為40,此外這套內存的容量為24GBX2,總共48GB,如此高頻率的內存也是對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的一次考驗。
除了這幾件硬件之外,我們也選擇了iGame的GeForce RTX 4080顯卡,SN850X SSD等,能夠讓處理器發(fā)揮出最佳的水平,另外我們也將主板BIOS等更新到最新版本,在修復部分BUG的同時也讓處理器能夠發(fā)揮最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們進行測試的時候,英特爾推送了數(shù)個主板BIOS,因此大家在購買到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的時候請更新至最新的版本,從而獲得最佳的性能。
理論性能
我們先來看一下兩顆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的理論性能以及與第14代酷睿處理器之間的性能差距。
首先是Performance Test,這是一款能夠充滿測試CPU綜合性能的一款軟件,在該軟件測試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具有比較大的領先幅度,其中酷睿ultra 9 285K擁有23%的性能領先,而酷睿Ultra 5 245K則領先10%。
在wPrime的測試中,由于軟件對于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的優(yōu)化很不到位,因此這兩款處理的表現(xiàn)遠不及預期,與上代處理器之間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在CPU-Z的測試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兩顆處理器盡管在多核性能上有些許領先,但是單核性能反而不如第14代酷睿處理器。
而在目前最具人氣的測試軟件CineBench R23的測試中,酷睿Ultra 9 285K處理器的單核性能比14900K高9%,而多核性能高了4.5%。至于酷睿Ultra 9 245K處理器的單核不如Core i5-14600K,多核性能略高。
Blender是一款著名的視頻生產力工具,而在其測試中,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的性能比第14代酷睿處理器略高。
Corona是大家十分熟悉的視頻渲染工具,兩顆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相比較同定位產品有著一定的提升,其中酷睿Ultra 9 285K處理器的提升幅度更大,達到了13%。
POV-RAY也是一款出色的光線跟蹤軟件,在該軟件的測試中,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性能提升幅度能夠達到15%。
相比較其他的傳統(tǒng)性能測試,由于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采用了全新的指令集,因此在視頻編解碼的表現(xiàn)更加出色,例如在X265編解碼測試中,酷睿Ultra 9 285K處理器的性能提升幅度就達到了29%。
最后是3DMark的CPU測試,通過3DMark CPU測試可以發(fā)現(xiàn)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在某個節(jié)點擁有較為巨大的性能提升,例如酷睿Ultra 9 285K處理器在16線程領先明顯,而酷睿Ultra 5 245K則在8線程以及16線程擁有比較大的領先幅度,這是因為在這兩個階段,兩者P核資源已經(jīng)使用殆盡,接下來就是E核的性能,而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在E核性能上遠超上一代,因此部分節(jié)點就能取得巨大的進步。
通過上述測試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沒有了超線程技術,但是在多核性能上并不落后于14代酷睿處理器,特別是在視頻編解碼領域,更是擁有20%的性能提升。不過由于目前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還處于早期發(fā)布的階段,主板以及系統(tǒng)廠商需要做更多的優(yōu)化,因此在部分測試軟件中我們發(fā)現(xiàn)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還是有不如上代的地方。
實際游戲性能
相比較傳統(tǒng)性能,在實際游戲性能中,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表現(xiàn)得就沒有那么出眾了,在4K分辨率中,四顆處理器旗鼓相當,而在2K以及1080P分辨率中,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與第14代酷睿處理器之間也是互有勝負,沒有過去碾壓般的優(yōu)勢,當然英特爾也表示部分游戲由于BIOS更新以及系統(tǒng)的原因,導致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不能發(fā)揮完全的作用,因此我們強烈推薦大家在拿到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的時候將系統(tǒng)以及主板BIOS更新到最新,否則很有可能出現(xiàn)性能的無謂損失。
溫度和功耗
這一代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雖然在絕對性能上提升幅度不大,但是主打的就是綜合性能,因此在溫度以及功耗上有著一定的領先,我們也使用AIDA 64進行測試,主板BIOS設置為英特爾默認。
在AIDA 64的拷機測試中,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在重壓狀態(tài)下就有比較大的優(yōu)勢了,兩者功耗均能下降20W左右。在ROG 龍神III 360 ARGB Extreme水冷這樣旗艦級散熱器的壓制下,兩顆處理器的溫度控制也比較理想,特別是Intel Core Ultra 9 285K處理器的溫度更是只有80攝氏度,當然現(xiàn)在也有用戶沒有及時更新Z790的BIOS,因此在拷機時候將會是300W以上的功率以及100攝氏度的高溫,此時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領先幅度更大。
高頻內存
這一代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給我的還有一個深刻印象那就是對于超高頻內存的支持力度十分給力,我們使用金士頓Fury內存進行測試。值得說明的是,ROG Maximus Z890 Hero主板也支持NitroPath DRAM技術,讓針腳更短,同時優(yōu)化內存線路,進而讓主板能夠支持更高頻率的內存,也讓內存超頻更加容易。
即使在默認環(huán)境下也能支持DDR5-6400的內存,在開啟XMP狀態(tài)下,金士頓內存將會達到8400MHz,此時CL值為40-52-52-134,內存讀取125GB/s,內存寫入101.8GB/s,而內存復制也到達了111.58GB/s,然而這一代內存的延遲比上代更高,需要手動調節(jié)RING頻率來降低延遲。
總結
通過我們的測試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代英特爾并沒有強調絕對的性能,反而強調綜合性能。從實際應用以及游戲表現(xiàn)同樣如此,那就是與目前的14代酷睿處理器相比,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并沒有碾壓版的優(yōu)勢,這或許讓追求極致性能的參數(shù)黨有些失望。
不過我們也看到,得益于更加優(yōu)秀的架構以及制程工藝,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在溫度以及功耗表現(xiàn)上則更加出色,借助360一體式水冷,旗艦酷睿Ultra 9 285K溫度也可以控制在90度上下,同時游戲功耗和溫度也有很大的下降。
同時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也首次搭載NPU 3.0,可以讓處理器更加地智能,對于新一代指令集的支持也讓處理器在視頻編解碼上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績。除此之外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對于高頻內存的支持也比以往的產品更給力,這讓內存發(fā)燒友感到十分地欣慰。
對于CPU這樣的科技精華,大家的看法也變得更加多元,并且以多種維度去評判,而不是不計代價地追求極限性能,因此我們看到的是一顆在綜合性能上更具有競爭力的英特爾的產品,很顯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未來綜合性能更出色的處理器才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而英特爾的酷睿處理器也朝著這個方法不斷發(fā)展。
發(fā)表評論注冊|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