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全畫幅無反時代后,相機機身共享部件、系列化設計日趨明顯,對于不差錢的徠卡來說,這方面做得更為徹底,SL3-S與去年發(fā)布的SL3機身尺寸、重量近乎一致,新機重量為768克(不含電池、存儲卡與機身蓋),大小為151.45*108.05*84.6m,二者外觀上最大差異是SL3-S軍艦部“Leica”Logo從SL3的白字改為黑字。
SL3-S、SL3兩款相機按鍵布局完全一致,機身的頂部有兩個撥盤、快門按鍵、兩個自定義按鍵以及一塊1.28英寸肩屏,背面是電源按鍵、EVF/LCD切換按鍵、搖桿、后撥盤以及豎向排列的PLAY、FN、MENU按鍵,機身正面卡口與手柄之間有兩個自定義按鍵。
位于軍艦部的EyeRes電子取景器配采用了一塊5.76MP面板,刷新率可達120FPS,放大倍率為0.78倍并具備21mm眼點;機身背面的屏幕采用上下翻轉(zhuǎn)設計,尺寸為3.2英寸,像素2.33MP,支持觸摸操作。
在接口方面,SL3-S提供了3.5mm音頻輸入/輸出、HDMI 2.1以及USB-C(USB 3.1 Gen2)接口各一,具備了SD(UHS-II)+CFexpress Type B雙卡槽配置;使用BP-SCL6鋰電池,電壓為7.2V、容量2200mAh,按照CIPA標準續(xù)航為315次。在實際使用時,基于大量連拍下,我們使用一塊電池拍攝了約700張照片以及約10分鐘,期間還短暫使用了HDMI接口輸出圖像到監(jiān)視器,SL3-S實際續(xù)航表現(xiàn)相當不錯。機內(nèi)內(nèi)置了Wi-Fi、藍牙,支持APP徠卡FOTOS。
在機身材料上,SL3-S主要采用了鋁、鎂兩種金屬制造,金屬外殼上表面覆蓋了人造皮革,防護等級達到了IP54,防濺符合IEC標準60529,機身可以在零下10攝氏度到40攝氏度之間工作,比大部分無反相機工作溫度范圍更廣,機身還具備五軸防抖功能。
SL3-S機身與SL3高度一致的好處是很明顯,二者的操控邏輯是完全相同,握持感沒有差別,這樣用戶在SL3-S與SL3兩臺機器切換使用能夠做得如絲般流暢。
說到操作,自然不能不提一下徠卡的德國特色,比如說切換拍攝模式,日系相機一般是通過模式撥盤或是MODE按鍵+撥盤組合實現(xiàn),而SL3-S是按一下后撥盤,相機屏幕就會顯示當前拍攝模式,撥動撥盤即可切換拍攝模式,單手不離按鍵即可完成全部操作。如果用戶要修改自定義按鍵的功能,可以長按自定義按鍵,此時屏幕會顯示可以切換的功能,用戶可以滾動選擇想要的功能,這樣設計比日系相機進入菜單修改顯得更為高效,值得日系相機學習。
切換拍攝模式
更快傳感器 更快的體驗
徠卡SL3-S與SL3最大不同點是前者搭載了一塊有效像素為24.6MP的全畫幅BSI CMOS傳感器,感光度范圍是ISO 50至ISO 200000,官方標稱動態(tài)范圍達到15檔,全像素連拍速度可達30FPS,在拍攝視頻時能夠以片門全開(Open Gate)拍攝6K/30P視頻(5952*3968),或是全畫幅拍攝C4K/4K30P視頻、APS-C畫幅拍攝C4K/4K60P視頻。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都猜出SL3-S使用的CIS是老面孔索尼IMX410,可即使是老面孔,它的速度依然比SL3上61MP傳感器快不少,徠卡也根據(jù)這塊傳感器特性,給出了不同級別的連拍速度。
在機械快門以及14bit色深下,SL3-S的連拍速度可達5FPS,如果放寬對色深要求,可以做到7FPS@12bit。SL3-S的機械速度快門可達1/8000秒,閃光同步速度為1/200秒,使用機械時無疑能夠減少果凍效應,而且從體驗來看,使用機械快門連拍時能保持較好實時取景效果。
而在電子快門下,SL3-S提供了15FPS、30FPS兩個高速連拍速度,色深依然保持在12bit上,但拍攝時感覺取景畫面有滯后感。因此用戶拍攝運動目標,最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連拍速度。
在持續(xù)連拍性能上,我們搭配了雷克沙128GB CFexpress Type B金卡(標稱讀取速度為1750MB/s)進行測試。在7FPS以及RAW+JPG格式下,SL3-S可以連續(xù)拍攝182張照片,即連續(xù)拍攝26秒,若是改為30FPS以及RAW+JPG格式,連續(xù)拍攝張數(shù)會略微降低至180張,即連續(xù)拍攝6秒,對于大部分場景來說是相當夠用的了。
在對焦模式上 ,SL3-S共支持三種技術(shù)——最新一代的相位檢測自動對焦(PDAF)、景深檢測(物體檢測自動對焦)以及反差檢測自動對焦,并支持人物識別、動物識別,不過動物識別是SL3一樣,標記了是Beta版。
為了體驗SL3-S動物識別、跟焦表現(xiàn),我們搭配了徠卡Vario-Elmar-SL 100-400 f/5-6.3鏡頭,測試時相機設置了智能AF,開啟動物識別Beta功能。首先要說明一下SL3-S的動物識別特性,在相機畫面檢測出鳥類、哺乳動物(貓、狗、環(huán)尾狐猴)時,相機會用一個方框把目標圈出來并對焦到上面,如果畫面出現(xiàn)了多個目標,則會用多個方框圈出來,此時用戶可以用機身背面的搖桿切換對焦目標,操作起來是相當靈活的。
只是不知是否因為Beta版本關(guān)系,在取景時SL3-S不會對焦點鎖定到眼睛之上,而是把動物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對焦。但從成片上看,SL3-S是傾向把對焦點放在動物眼睛之上——即使動物在畫面中具有明顯的前后縱深,眼睛依然落在景深范圍之中,所以SL3-S只要鎖定目標,其出片率還是頗高的。
SL3-S進行AF時錄屏畫面
而且在面對復雜場景時,比如說下圖中被大量竹葉遮擋的紅腹錦雞,SL3-S依然能輕易把對焦框鎖定在動物的身上。
又或是下圖中的喜鵲,它在畫面中的占比不高,而且它與鏡頭之間有一根小樹枝遮擋了畫面,但SL3-S對焦起來依然沒有壓力。
在對焦速度上,SL3-S在目標出現(xiàn)在畫面中時,無論是順光還是逆光,相機都能較快對焦到目標。比較例外的情況是將相機切換到APS-C畫幅時,可能是可調(diào)用的像素減少關(guān)系,識別、對焦速度會有所變慢。
順便一提的是,徠卡Vario-Elmar-SL 100-400 f/5-6.3作為一支風光向的長焦鏡頭,在拍攝飛靶的時候?qū)顾俣雀簧舷鄼C的對焦速度,會導致出片率會有明顯下降。若是再安裝1.4X增距鏡,對焦速度還會明顯下降,不適合拍攝運動物體。如果你真的計劃使用SL3-S打鳥、拍攝動物,L卡口聯(lián)盟也有針對這一用途的鏡頭可選。
560mm F9.0 ISO 800拍攝,在安裝增距鏡后140銳度還不錯,但是對焦能力明顯下降
滿血釋放的視頻
在今天討論數(shù)碼相機時,除了徠卡M11-D等少量機型,已經(jīng)離不開視頻兩個字。而在SL3-S上,徠卡拉滿了視頻規(guī)格,支持片門全開(Open Gate)模式,H.264、H.265、Apple ProRes 422HQ和RAW多種編碼,以及L-Log色彩風格,還能通過USB-C接口外錄視頻,同時提供了時間碼接口。
由于SL3-S支持視頻格式眾多,在此不一一介紹,只列出一些關(guān)鍵、常用格式,全畫幅下:6K/30P OG(5952*3968,200Mbps,H.265),C4K&4K/30P(400Mbps,422 10bit,H.264);APS-C畫幅:C4K&4K/60P(800Mbps,422 10bit,H.264),此外1080P視頻最高支持180P升格,RAW視頻支持6K(全畫幅)、C4K(APS-C)、3.5K(4:3)三種分辨率。
除了使用SL3-S拍攝照片外,我們也搭載徠卡Vario-Elmar-SL 100-400 f/5-6.3拍攝了一些動物視頻,拍攝時采用4K/60P格式,開啟了智能AF魚動物識別Beta功能。
拍攝4K/60P時,SL3-S在變焦后重新對焦
SL3-S跟焦視頻
在視頻下,SL3-S對焦相當絲滑,能很快捕捉到目標,在鏡頭變焦后重新對焦也相當快,跟蹤目標運動平穩(wěn),而且即使是APS-C畫幅輸出4K視頻,清晰度表現(xiàn)依然相當出色。
SL3-S的4K/60P視頻畫面,下面是100%
CIS:去低通
畫質(zhì),討論相機一定離不開的點。IMX410是一塊攝影師、攝影發(fā)燒友的非常熟悉的傳感器,對畫質(zhì)高低、特色相信不用做過多介紹,下圖是SL3-S以ISO 100拍攝的RAW格式照片,后期在Lightroom中增加4ev曝光,畫面沒有產(chǎn)生大量彩色噪點,而是以亮度噪點為主。
但在IMX410上依然有東西可談的——低通。徠卡SL3-S傳感器上沒有使用低通濾鏡,因此出片成像非常銳利,比如說下圖,100%下能夠清晰看到眼睛中的紋理,白色的毛發(fā)細節(jié)。順便一提的,SL3-S還是SL系統(tǒng)中首款配備符合內(nèi)容真實性倡議(CAI)標準的內(nèi)容憑證功能相機,能夠避免一些AI爭議。
結(jié)語
在2024年徠卡推出了SL系統(tǒng)第三代無反相機SL3,它搭載61MP全畫幅CMOS圖像傳感器,數(shù)毛效果出色,但高像素往往要付出速度、高感的代價的,它的連拍速度只可去到15FPS、最高感光度為ISO 100000。
而徠卡SL3-S推出無疑給徠卡用戶們更多元化的選擇,它連拍速度可達30FPS,最高感光度提升至ISO 200000,對焦性能、目標識別功能也更為出色,與SL3相機起到互補的作用。如果你已經(jīng)擁有SL系統(tǒng)機身,一系列L卡口鏡頭,計劃拍攝鳥類、野生動物,SL3-S就是不換門下的合適的選擇。
徠卡SL3-S樣張:
發(fā)表評論注冊|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