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高端處理器中,比較平衡的產(chǎn)品應該就是AMD銳龍7 9700X以及Intel Core i7-14700K這樣的處理器,也受到了大家的追捧,那么這兩款處理器的實際性能究竟如何?能不能滿足新一代顯卡的需求,我們一起來看下。

參數(shù)對比

圖片2.jpg

AMD的銳龍7 9700X處理器,它采用8核16線程的規(guī)格,基準頻率3.8GHz,Boost頻率為5.5GHz,擁有32MB的L3緩存,TDP為65W。Intel Core i7-14700K擁有20核28線程的規(guī)格P核的頻率為3.4/5.5GHz,E核則為2.5/4.3GHz,對于游戲玩家來說,P核與E核的異構(gòu)設計實際上并沒有太大的作用,更多的還是考慮處理器的單線程性能,只有單線程性能上去了,游戲幀率才會水漲船高。

硬件配置

圖片3.jpg

在硬件配置上,考慮到NVIDIA GeForce RTX 50系顯卡已經(jīng)正式發(fā)售以及這一次測試的CPU定位,因此我們選擇了GeForce RTX 5080顯卡,同時主板采用了華擎X670E太極主板,此外包括DDR5內(nèi)存和1000W的電源。

實際游戲測試

我們這一次選擇了多款游戲進行測試,包括電競游戲以及3A游戲,此外考慮到這次NVIDIA加入了DLSS 4,我們也測試了在DLSS 4加持下的游戲性能表現(xiàn)。

游戲.jpg

通過幾款游戲的測試可以發(fā)現(xiàn),AMD 銳龍7 9700X相比較Intel Core i7-14700K在大部分的游戲上還是領(lǐng)先的,尤其是在《LOL》這樣的網(wǎng)游上,AMD銳龍7 9700X處理器的領(lǐng)先幅度更大,此外在一些DLSS 4的游戲中,可以看到即使開啟光線追蹤,游戲幀率也可以達到數(shù)百幀。

低幀.jpg

目前的游戲市場,除了平均幀之外,游戲的1%LOW幀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如果說平均幀代表著游戲中的平均水平,那么在1%低幀決定了游戲的流暢性,可以看到在電競游戲中,AMD銳龍7 9700X處理器的低幀遠超Intel Core i7-14700K處理器,換句話說就是不太會出現(xiàn)突然卡頓的情況。 

溫度與功耗.jpg

我們通過AIDA 64進行FPU拷機測試,發(fā)現(xiàn)兩塊處理器之間有著明顯的差距,AMD銳龍 7 9700X處理器在FPU拷機的溫度大約在61度左右,此時CPU的功耗為85W,而Intel Core i7-14700K處理器的溫度大約為83攝氏度,此時CPU功耗達到了恐怖的253W,差不多就是處理器的上限,再考慮到顯卡的功耗更高,因此玩家需要選購更高功率的電源才能滿足實際需求。

裝機成本

圖片4.jpg

圖片5.jpg

我們再來看看裝機平臺的價格差距,對于AMD以及英特爾掌機平臺,兩者的主要差距在于電源以及CPU的報價上,考慮到滿載情況下英特爾處理器的功耗要高上不少,為了讓功率有所冗余,因此我們選擇了850W的電源,在預算上就多了100元,再加上CPU以及主板的價格差距,AMD平臺擁有更加出色的游戲性能,價格還便宜了900元,顯然極具性價比。

總結(jié)

如果你想購買新一代的顯卡,并且對于游戲幀率有著更高的追求,AMD銳龍7 9700X處理器顯然是一個出色的選擇,能夠在電競網(wǎng)游上取得更好的成績,當然如果我們從整個PC的角度去考慮,那么AMD銳龍7 9700X處理器的優(yōu)勢就更加明顯,例如銳龍7 9700X處理器在滿載情況下的功耗更低,因此可以在電源選購上省下不少的錢,畢竟新一代的顯卡在功耗上更高,也對電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圖片6.png

此外就是老生常談的升級問題。AMD在更新到AM5平臺之后,就表示未來數(shù)款處理器都將基于AM5平臺打造,玩家也不必擔心兼容性的問題,到2027年都沒有問題。英特爾這里大概率又是一代主板用兩代,因此未來的擴展性上就不如AMD平臺。因此對于新一代平臺來說,毫無疑問還是AMD處理器更加適合消費者。目前距離AMD銳龍9000系處理器的發(fā)售也有一段時間了,據(jù)統(tǒng)計AMD銳龍9000系處理器的銷量也是遙遙領(lǐng)先,獲得消費者的高度認可,可以說取得了口碑與銷量的雙豐收。

點個贊7216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