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有所改變,所以iPad 10的外觀值得聊一聊。顏色算是iPad 10的賣點之一,官方提供了藍色、粉色、銀色、黃色四款時尚配色,相比呆悶的深空灰色以及銀色,顯然活力四射的激情配色,對于年輕人來說更有誘惑力。
從平板尺寸來說,iPad 10與上一代相比基本相近,不過額頭與下巴的寬度縮窄,讓iPad 10的屏幕尺寸增大了0.7英寸,達到10.9英寸,但屏幕像素密度不變,與iPad 9、iPad Air一樣,均為264PPI,屏幕分辨率2360*1640,采用的是LED面板。
但是iPad 10未全貼合的屏幕,顯示畫面看起來并不是貼合在平板面板上,有一種距離感,另外屏幕也不支持P3廣色域顯示,這方面確實不如iPad Air。iPad 10屏幕也沒有加入抗反射涂層,亮光看起來會比較反光,這也是iPad 10與iPad Air用來區(qū)別的關(guān)鍵點之一。
另外,iPad 10依舊為60Hz刷新率,對于我這種用慣了高刷屏手機、平板的人來說,在滑動屏幕以及在部分動畫效果時,會發(fā)現(xiàn)畫面的拖影比較明顯。
還有一點與iPad Air不同的是,iPad 10將前置攝像頭轉(zhuǎn)移到屏幕右側(cè)邊框,而iPad Air則是將前置攝像頭擺放在平板額頭居中的位置,橫屏狀態(tài)下的平板,應該是大部分人常用的使用習慣,包括看視頻、視頻通話等。
前置攝像頭依舊為1200萬像素,我最愛的還是人物居中功能,在和親戚視頻通話時,此時我家人走過來,畫面就會自動將我們居中,很棒且實用的一個功能,現(xiàn)在安卓平板也開始跟進了。另外圓潤的中框也變成了直角邊框,并且iPad 10相比上一代也變得更薄,機身變輕,給我的上手感比較輕盈。
后置攝像頭由上代的800萬像素升級為1200萬像素,作為一個掃描儀的攝像頭,成像的素質(zhì)完全夠用,不過,應該很少有人會經(jīng)常用平板的后置攝像頭來拍照吧?
另外iPad 10頂部右側(cè)的實體按鍵,集成了指紋解鎖、觸控ID、登錄、支付等功能。而在初次錄入指紋時,iPad 10會提醒你錄入兩個指紋,方便在橫屏以及豎屏兩種形態(tài)下實用,很貼心的小細節(jié)提醒,橫屏狀態(tài)下我錄入左手的食指,豎屏狀態(tài)下錄入右手的食指,這樣無論是橫屏還是豎屏,都可以方便解鎖。
USB-C接口終于被iPad 10安排上了,與安卓大統(tǒng)!但是比較尷尬的是,雖然iPad 10支持第一代Apple Pencil,但是第一代Apple Pencil采用的是閃電接口,而iPad 10采用的USB-C接口,兩者沒辦法直連,被大家吐槽不是沒有道理,有時候刀法過于精準,可能會適得其反。
這就導致每次Apple Pencil與iPad 10連接配對或者充電,都需要先通過1根雙C口的線,然后再搭配一個USB- C to Apple Pencil的轉(zhuǎn)換器才可以,如果沒有這個轉(zhuǎn)換器,只能另外購買。現(xiàn)在官方也是提供了內(nèi)置USB- C to Apple Pencil的轉(zhuǎn)換器的一代Apple Pencil。
至于手寫筆的體驗,絲滑依舊,不兼容的接口以及無法牢固磁吸吸附是短板。
不過iPad 10更換USB-C接口有一大優(yōu)勢,可以直接通過C to C的線直連顯示器使用,讓iPad 10變成輕辦公的設備,顯示大屏的同時,顯示器還可以直接給iPad供電,不過iPad 10自帶的C to C線并不支持顯示擴展,我使用的是華碩顯示器里面的雙C口線。
在開會的時候,就不需要攜帶筆記本,攜帶iPad 10就可以做演示,然后搭配Apple Pencil可以做批注,非常的便利。使用iPad 10剪輯視頻時,外接大屏顯示器可以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這也是連接顯示器的一大優(yōu)勢,鼠標與鍵盤可以直接插入顯示器接口使用。
而且在性能上,有再進一步的A14處理器加持,iPad 10用于辦公、甚至是剪輯,都沒有太多的問題,雖然A14是一款2年前的處理器,但是在性能上卻很強,不輸當下的驍龍8、天璣9000處理器,甚至在功耗等方面的表現(xiàn)要更優(yōu)一些。在Geekbench 5軟件的單核跑分為1577分,多核跑分為4046分。
在安兔兔性能測試中,也獲得了728346分的好成績,這個分數(shù)甚至要排在同樣搭載A14處理器的iPhone 12 Pro Max之上。另外相比iPad 9,iPad 10的運行內(nèi)存也升級到了4GB,后臺運行程序的數(shù)量以及流暢性也會進一步增加。
如果你能耐得住10.9英寸帶來的“巨屏”掌控,那么iPad 10還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游戲掌機”,一是性能足夠強勁,而是更大的機身尺寸也提供了更好的散熱能力,即便是《原神》,在開啟60幀模式下,iPad 10也是輕松拿捏,以接近滿幀的幀率持續(xù)運行。
不過配上適用于iPad 10的妙控鍵盤雙面夾,使用會更便利一些,自帶了鍵盤以及觸控面板,1mm鍵程鍵盤,敲打起來也比較舒適。觸控面板可以支持多點觸控手勢,三指向上輕掃返回主屏幕、三指向上輕掃停頓抬起手指,打開APP切換器、三指向左或向右輕松在APP之間切換,上手熟練之后,操作比較方便。需要注意的是,iPad 10的連接觸點在平板左側(cè)中框。
而且這款妙控鍵盤雙面夾可以拆分使用,在我看電視、追劇、玩游戲時,就可以將鍵盤拆卸下來放在一邊,只使用背面的保護面板,而且背板還有一個可以調(diào)節(jié)不同角度的支架,可以自由調(diào)整平板的觀看視角。當我辦公、碼字工作時,再吸附鍵盤就可以。對于我這種文字工作者來說,外出辦公或者參加發(fā)布會時,攜帶iPad 10完全就可以。
對于平板,我一直都認為系統(tǒng)體驗最為重要,而iPadOS確實有很大的優(yōu)勢,除了流暢,更多的是體現(xiàn)人性化的細節(jié)交互體驗。
比如最常見的分屏功能,這也是平板電腦突出效率以及優(yōu)勢的關(guān)鍵功能之一。當我在iPad 10打開一個軟件,如果這個軟件支持分屏,在應用界面的頂部中間就會有一個“...”的觸控按鈕,點擊就會彈出全屏幕、分屏瀏覽、側(cè)拉三種顯示選項,點擊分屏選項之后,就會進入系統(tǒng)界面,選擇另外一款要分屏的應用。如果軟件不支持分屏,就不會顯示“...”觸控按鈕,很直觀的一個操作邏輯。
也可以選擇直接拖動應用的方式分屏。在后臺的APP切換界面,也可以直接拖動分屏的應用堆疊在一起分屏,符合人們習慣的操作邏輯。
在iPad 10分屏的情況下,從橫屏變成豎屏狀態(tài),分屏的比例不再是1:1,而是變成2:1的比例,一側(cè)寬、一側(cè)窄,而窄的分屏畫面就仿佛像是被拉長的iPhone,下拉顯示的畫面更多。而且在豎屏狀態(tài)下,寬的分屏畫面可以用來放視頻,窄的分屏畫面可以用來聊天,而且聊天打字也不會遮擋畫面內(nèi)容。
相比上一代,iPad 10的提升與改變比較明顯,外觀變成了iPad Air的模樣,擁有更大的屏占比,在屏幕素質(zhì)上雖然不如iPad Air,但是也是價位的取舍,更強的A14仿生芯片加入,也是讓iPad 10的性能再進一步,足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包括輕辦公以及內(nèi)容創(chuàng)作。不過iPad 10令人最大的糾結(jié)點其實是價格,現(xiàn)在官方也是做了一些降價促銷的活動。對于想要入手平板,有輕辦公、網(wǎng)課、娛樂需求,預算又沒有那么高,iPad 10依舊是一款值得考慮的選擇,性能強勁、系統(tǒng)流暢且人性化交互依舊是它的優(yōu)勢。
發(fā)表評論注冊|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