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984.jpg

DSC_3063.jpg

DSC_1637.jpg

DSC_1594.jpg

DSC_2986.jpg

DSC_5835.jpg

出行準備

非洲大陸,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對大多中國人是一個陌生的區(qū)域,出行前的準備自然更為繁多。比如此次前往的肯尼亞,黃熱疫苗、腸胃藥等各類藥品是少不了的,大家都可以在某紅書上找到攻略,但是我們更想細說一下攝影/觀察裝備。

_DSC5727.JPG

 手機是今天最普及的攝影工具,可它到了非洲大草原上就是一個擺設(shè),焦距太短(最長的三星S23 Ultra不過230mm),拍不了什么,草原上的4G信號猶如獵豹、獅子一樣難找,甚至在安博塞利Kobi帳篷酒店中不少區(qū)域是沒有蜂窩網(wǎng)絡(luò)的。所以在辦理手機卡時最好選擇數(shù)據(jù)+電話的SIM,至少在應(yīng)急時能打電話求援。

DSC_3526.JPG

長焦鏡頭與望遠鏡才是你在草原上觀察動物與“捕捉”動物的最好幫手。

 相機:照片主力機是尼康Z8 + 尼克爾Z 180-600mm f/5.6-6.3 VR,外加兩支增距鏡,焦距能擴展到1200mm,在4K120P視頻下甚至可等效2760mm,視頻主力機是松下S5M2 + LUMIX S 70-300mm F4.5-5.6 MACRO O.I.S.鏡頭,機身具備主動散熱好,在熱帶稀樹氣候拍攝再長時間也不怕過熱,4K60P下等效到450mm,對手持拍攝已是很大的挑戰(zhàn)了,整體重量輕,可安全地固定在車頂上使用,兩臺機器也能起到互補的作用。

P1038727.JPG

DSC_2436.JPG

 觀察:要觀察大草原上的動物,光學望遠鏡是最有效的手段,不過很多人花費了數(shù)萬元旅費卻不舍得弄一副好的望遠鏡,事實上一幅好的望遠鏡能大幅度提升游獵體驗。此次出行我選擇是蔡司SFL(smart focus lightweight)系列的SFL 10x40 & SFL 8x30雙筒望遠鏡,它是蔡司高端系列中的輕量款產(chǎn)品,主打輕量化設(shè)計與真實色彩還原,尤為適合觀察動物的長途旅行。從實際體驗上看,兩款SFL色彩做得很不錯,非常接近肉眼所觀察到畫面,不會像低端望遠鏡那樣,存在明顯偏黃的現(xiàn)象。而且成像對比度高、透視感好,會有明顯立體感,幫助更好把動物把背景中分離出來,加上出色的消光,即使直面日落,觀感也相當出色。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焦點調(diào)節(jié)撥盤手感很好,對焦行程短,能很快對焦到要觀察的目標。

DSC_2494.JPG

SFL在物鏡直徑選擇了30、40,SFL 8x30在較25更大直徑上實現(xiàn)了較輕的重量,長期掛在脖子上也不會感到疲勞,便攜性很好,而且千米視場達到了142米,它主要是搭配相機使用,負責協(xié)助搜索野生動物,并減少脖子上的負擔(要明白Z8+186是一個超過3KG組合)。

DSC_2573.JPG

微信圖片_20231009134551.jpg

SFL 8x30與觀看效果

而SFL 10x40千米視場為115米,看到的動物更大一點、明亮一點,在觀看獅子、獵豹捕食時更為好用——在猛獸捕食進行時,越野車必須離得遠遠的,以免驚嚇到捕食者以及被捕食者。另一方面,SFL 10x40重量輕,只有640g,輕巧卻擁有接近42口徑望遠鏡光學,一直是同行小伙伴觀察動物的利器。在夜游時,SFL 10x40還有一項優(yōu)勢——大口徑帶來更為明亮圖像,不過你很少在暗光環(huán)境進行觀察的話,SFL30會是一款更為兼顧便攜性與光學效果的望遠鏡。望遠鏡的視場與放大率是密切相關(guān)的,如果是SFL 8x40,千米視場為140米,跟SFL 8x30差不多,在已有SFL 8x30的情況下,沒必要準備兩個搜索動物的望遠鏡,能夠看到更多細節(jié)的SFL 10x40自然更合適。 

DSC_3529.JPG

微信圖片_20231009134540.jpg

SFL 10x40與觀看效果

存儲:在今天要發(fā)揮出旗艦級無反相機全部性能必須高速存儲卡,比如說Z8支持8K視頻,只有通過VPG 400認證的存儲卡才能確能夠穩(wěn)定連續(xù)錄制視頻, 因此Z8選擇了閃迪大師PRO版 CFexpress VPG 400 Type B+閃迪至尊超極速 SD UHS-II(V90)雙卡組合,性能直接拉滿,S5M2是雙閃迪至尊超極速 SD UHS-II,V60卡,對S5M2足夠快,也更好兼顧成本與性能。

_1016973.JPG

在備份數(shù)據(jù)方面,固態(tài)硬盤是唯一選擇,因為無論是馬賽馬拉還是安博塞利,全是泥土、砂石混合的搓板路,即使是乘坐經(jīng)過改裝的豐田陸地巡洋艦,仍舊非常顛簸,HDD大有可能無法承受長時間持續(xù)顛簸而損壞。

s.jpg

DSC_5900.JPG

因此選用了與存儲卡同品牌的閃迪至尊極速移動固態(tài)硬盤(1TB),標稱最大讀寫、寫入速度為1050MB/s、1000MB/s,在YOGA Air 14s上寫入Z8無損壓縮RAW照片(單張照片大小約50MB),在不到3分鐘時間里大概寫入了50GB照片, 而且它采用了鍛造鋁制機架,具備3米跌落防護等級和IP65防水防塵等級,可靠性足夠高。

_1016977.JPG

_1016993.JPG

筆記本:在大草原上,需要什么樣的筆記本取決于你的需求,如果只要備份、整理照片,那YOGA Air14s足以滿足需求,它有一塊14英寸大屏,但重量只有1.28KG、最薄處13.9mm,能夠輕松收納Shimoda X50背包的筆記本夾層當中,全USB-C口設(shè)計、支持USB PD充電,車上備份數(shù)據(jù)、使用通用氮化鎵充電器充電都很方便。

DSC_2523.JPG

若是你要處理RAW照片,甚至是剪輯視頻,那拯救者Y9000X 2023是更好的選擇,它使用了第13代英特爾酷睿i9-13900H以及NVIDIA Geforce RTX4070,獨顯和集成顯卡都支持H264、H265以及AV1硬件編碼,在剪輯視頻可以利用顯卡進行加速,大大提高視頻處理效率,甚至剪輯4K120P也是沒有問題。

DSC_3112.JPG

由于野生動物難以靠近,為了拍攝100米外的目標,得不得不為186鏡頭安裝2X增距鏡,長焦端最大光圈瞬間銳減到F13,結(jié)果需要大幅度提高高感光度,造成照片噪點激增。幸好的是,AI降噪技術(shù)已經(jīng)普及,在RTX4070顯卡有力支持下,拯救者Y9000X 2023使用Lightroom對Z8的RAW照片(ISO 11400)進行智能降噪非???,實測耗時只要25秒,如果換成CPU進行處理的話得耗時數(shù)十分鐘。

序列 0137-topaz-enhance.png

此外,Y9000X 2023還擁有一塊16英寸、100% DCI-P3色域、3200×2000分辨率屏幕,很好滿足處理視頻/照片需求,內(nèi)置可SD讀卡,能夠直接讀取S5M2拍攝的視頻,還可以通過USB-C等接口,外接CFexpress Type B讀卡器、PSSD等。

DSC_3585.JPG

如果你不是一名野生動物專家,那《肯尼亞野生動物圖鑒》是必備的小冊子,上面記錄了肯尼亞常見哺乳動物以及鳥類,雖然無法做到100%覆蓋,比如在馬賽馬拉上拍攝到的紫藍飾雀就沒有記錄在內(nèi),可它能有效補充大家野生動物知識的不足,增添Safari樂趣。

DSC_2897.jpg

紫藍飾雀

馬賽馬拉(MasaiMara)

拍鳥的朋友都知道,走得更近比更長焦距有用,但是進入馬賽馬拉保護區(qū)后會發(fā)現(xiàn)只能依靠更長的焦距,雖然這是一個看不到邊的大草原,但是為了減少越野車對草場的破壞,車輛必須行駛在現(xiàn)有的道路或是車轍之上,亂走是會被罰的。結(jié)果就是你與動物的距離取決于動物自主行動,以及導(dǎo)游兼司機對動物行動的預(yù)判——能否將車駕駛到動物即將路過的區(qū)域。

DSC_1772.jpg

越野車走過車轍的揚塵

DSC_2797.jpg

角馬群過土路

另外,在絕大部分游獵時間里,乘客是不允許離開越野車的,例外的是野外野餐時間、乘坐熱氣球的營地以及位于草原上的邊境檢查站。但是在野外午餐時間,導(dǎo)游會選擇一個視野開闊,附近沒有動物——包括食草動物的區(qū)域,這樣才能避開潛在的猛獸,比如說我們在野外午餐一個小時里,只看到一只食腐的禿鷲拍著翅膀來訪。

DSC_2432.jpg

野餐就餐

DSC_2639.JPG

戶外野餐時間來訪的禿鷲,恐怕是草原上長得最丑的動物了

DSC_2590.JPG

戶外野餐是少數(shù)可以下車的時刻

而乘坐熱氣球的營地更是有上百號人聚集,你讓獅子過來它也不愿過來,在邊境檢查站能看到的是禿鷲、酷似蜘蛛俠的蜥蜴、非洲白鹮等有限的動物,所以在離開越野車時很難看到動物的,結(jié)果在游獵第二天就大膽將186的1.4X增距鏡換成2X增距鏡。

DSC_3215.jpg

熱氣球營地,上百號人聚集,哺乳動物是不會靠近,只有鳥類過來“撿漏”

DSC_2905.jpg

DSC_2330.jpg

DSC_2830.jpg

坦桑尼亞邊境檢查站,能看到多種生物

不過長焦也有讓人頭疼的問題,熱擾流。在9月底馬賽馬拉即將迎來雨季,但是早上8點后升溫會非常明顯,造成空氣熱擾流,到了10點時分,熱擾流會進一步加劇,別說是186鏡頭,通過SFL 10x40目鏡就能明顯感受遠處景色被嚴重扭曲。

DSC_1509.jpg

DSC_2081.jpg

熱擾流下的秘書鳥、獵豹,1200mm焦距拍攝

因此陰雨天在草原上不見得是一種壞天氣,陰雨天時溫度通常較低,不會產(chǎn)生熱擾流,觀看遠處的動物更清晰,運氣好的時候甚至能夠看到雙彩虹。

DSC_1027-已增強-降噪.jpg

DSC_1057.jpg

DSC_0925.jpg

但是缺少陽光會大大考驗相機系統(tǒng)的戰(zhàn)斗力,下圖是一張當?shù)貢r間6點拍攝的獅群照片,參數(shù)為ISO 1/320s、720mm F9、ISO 11400,如果想要在當天獲得一張干凈又富有細節(jié)照片,只能靠拯救者Y9000X 2023的RTX4070獨顯進行AI降噪處理。

DSC_1171-已增強-降噪.jpg

DSC_1182-已增強-降噪.jpg

上:ISO 11400,下ISO 25600,AI降噪出奇跡

如果遇上暴雨天氣,必須趕緊驅(qū)車逃離草原,在暴雨下,越野車很容易陷入變軟的泥土,甚至在草原上形成小河,阻擋越野車穿行。在我們馬賽馬拉Safari第二天,就有一些車輛被困在草原當中,只能就近尋找園內(nèi)住宿。

DSC_1838.JPG

暴雨來臨前的天空

前往馬賽馬拉,很多人是沖著動物大遷徙,希望看到角馬、水牛、斑馬在渡過馬拉河,與潛伏在水中的鱷魚來一場生死拼搏,在9月份已是動物大遷徙的尾聲,在我們到達馬拉河的“渡口”時沒有看到準備渡河的食草動物,只看到零星的河馬、鱷魚在河邊懶洋洋地曬太陽。

DSC_2668.jpg

幸好的是,在出發(fā)前我們留了一手,預(yù)訂了一家可以夜晚Safari的野奢酒店(Karen Blixen Camp)。夜晚Safari是首次Safari的中國游客容易忽略的項目,因為提供夜晚Safari大多是野奢酒店,而野奢酒店不在中國旅游社名單之內(nèi)。

QQ圖片20231009133412.png

乘坐越野車夜游

在夜晚Safari中,你會乘坐酒店提供的開放式越野車,在酒店導(dǎo)游兼司機的帶領(lǐng)下,搜索夜間出沒的動物,導(dǎo)游會用車頭燈與紅光大燈幫你照亮動物。但是要拍攝飛速奔跑夜行小動物,我建議大家準備一支220,186在此時實在力不從心。

DSC_1214-已增強-降噪.JPG

除了夜晚Safari外,野奢酒店本身還是觀看動物好位置,在Karen Blixen Camp餐廳就能遙看到河對岸的河馬、馬賽長頸鹿等動物,一邊就餐一邊看動物非常安逸。(至于餐飲、住宿質(zhì)量就不要抱有多大的期望,這是非洲。)

DSC_0755.jpg

DSC_0743.jpg

Karen Blixen Camp餐廳坐著就看到河對岸的動物

埃爾門泰(Elmenteita)

網(wǎng)紅火烈鳥,也是第一次到肯尼亞繞不過的檻,由于行程緊湊關(guān)系,我們跳過了納庫魯湖(Nakuru),而是選擇了埃爾門泰湖(Elmenteita),因此踩上這趟行程最大的雷——當天恰好舉辦國際旅游節(jié),在湖邊搭建舞臺,要唱歌蹦迪,結(jié)果就是火烈鳥、鵜鶘全部嚇得跑到遠遠,每人40美元門票就此打水漂。

DSC_3264.jpg

在1200mm焦距,體型龐大的鵜鶘也變成小小鳥,大量火烈鳥更是遠在湖的另一邊

DSC_3395.jpg

近處的少量火烈鳥,用1200mm拍攝也要裁切一下才能滿框

也許有人問,去湖另一邊看不就行了么?真的不行,埃爾門泰是一個面積18平方公里的湖,除了一個湖岸可以步行走近外,其它湖岸已被其它酒店分割。如果時間充足,建議大家去納庫魯,那邊還有犀??煽础?/span>

納瓦沙(Naivasha)

位于埃爾門泰湖附近的納瓦沙湖也是中國游客首次來訪肯尼卡的打卡地,它雖沒有火烈鳥,沒有獅子、豹子各種猛禽,但清澈的湖水造就豐富多樣性鳥群,不過你得有一本《肯尼亞野生動物圖鑒》才能認識眼前的鳥類。

DSC_3513.jpg

納瓦沙湖

DSC_3643.jpg

納瓦沙湖上的游船,也是當?shù)鼐用癫遏~船

魚鷹作為納瓦沙湖的猛禽之首,是每一個游客必定看到的,因為它不僅會為站在枯樹頂,俯瞰整個湖面,或是在湖上非常,尋找獵物,而且乘坐游船時,船長會拋出小魚,引誘魚鷹捕獵。

DSC_3665.jpg

DSC_3821.jpg

DSC_3832.jpg

魚鷹捕獵

DSC_4248.jpg

DSC_3766-已增強-降噪.jpg

DSC_4077.jpg

內(nèi)羅畢國家公園

內(nèi)羅畢國家公園可能是肯尼羅最魔幻國家保護區(qū)了,占地117平方公里,是一個小小的保護區(qū),但它位于有內(nèi)羅畢市區(qū)邊上,為了隔絕野生動物與城市,也是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東、西、北三面用電網(wǎng)隔離,南部是開放的邊界,方便動物隨著季節(jié)遷徙。于是在這里能看到特別的一幕,動物背后是高聳的建筑物。

DSC_4503.jpg

這里還生活了白犀牛群,需要特別說明的白犀牛不是非洲五霸之一(非洲五霸:非洲獅、非洲象、黑犀牛、非洲豹和非洲水牛),因為它比黑犀牛更為溫順,在被獵殺時不會像黑犀牛瘋狂反撲,是一種相對容易捕獵的犀牛。

DSC_4479.jpg

DSC_4426.JPG

安博塞利(Amboseli)

相比馬賽馬拉,安博塞利更符合大家對非洲草原的刻板印象——地上長著高高的草,星羅棋布長著一些喬木,長頸鹿吃著金合歡樹上嫩葉,瞪羚、斑馬在低頭吃草,運氣好時甚至能夠看到大草原上的落日或是日出。

DSC_4724-已增強-降噪.jpg

DSC_4848.jpg

DSC_5164-已增強-降噪.jpg

DSC_5324.jpg

早晨的安博塞利

肯尼亞標準照之一——以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為背景,象群或是長頸鹿在草原上漫步。不過在拍攝標準照時,186焦距太了——即使是豎拍也很難把完整乞力馬扎羅囊括到畫面中,100-400mm是更能勝任這一場景的鏡頭,因此標準照的重任落到S5M2+730身上。

DSC_4745-已增強-降噪.jpg

186鏡頭中的乞力馬扎羅

P1038653.jpg

730鏡頭中的乞力馬扎羅

安博塞利的制高點——是不能錯過,它雖然是一個小小土坡,但是在登頂后能俯瞰到抵抗強風上升的猛禽,穿越水草而行的盒馬,貼著水面飛翔的鵜鶘,讓你換一個視角飽覽安博塞利的動物。

DSC_5618.JPG

DSC_5614.jpg

DSC_5739.JPG

在行程之時,安博塞利用它的風與沙告訴它的名字來源,在開始我們以為風沙是來自越野車的揚塵,但慢慢地草原上混著沙土的小龍卷風越來越多,最終整個草原揚起風沙,PM10爆表。導(dǎo)游告訴我們那混著沙土小龍卷風就是“安博塞利”名字來源,揚起漫天沙土意味著草原很快迎來雨天。

DSC_5765-已增強-降噪.jpg

DSC_5768.jpg

DSC_5793.jpg

DSC_5812.JPG

風沙中的安博塞利

結(jié)語

Safari游獵是讓人疲憊的,最多一天我們超過10小時在越野車上顛簸,也是讓人興奮,未曾遇見的野生動物帶來的興奮會沖走身上的疲勞。因此在游獵結(jié)束,不少人喜歡飛到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島度假,但也選擇選擇一條更輕松的路線——乘坐中國協(xié)助建設(shè)的蒙內(nèi)鐵路(蒙巴薩到內(nèi)羅畢)前往內(nèi)羅畢,到海洋國家公園中看海豚、潛水,來一場海中Safari。

DSC_6149.jpg

DSC_6356.jpg

DSC_6787.jpg

點個贊5899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