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價格再低,G9M2也是一臺1W+的無反相機(jī),不僅要與其它品牌旗艦M43/APS-C相機(jī)比拼,也要與入門級全畫幅無反相機(jī)比拼,加入了相位差對焦功能后它能夠一戰(zhàn)么?

劍指盟友

松下、奧林巴斯(現(xiàn)奧之心)作為M43陣型的領(lǐng)軍人物,在很長時間內(nèi)保持了微妙平衡,松下擅長視頻,一直專注于視頻,奧巴利用4/3小的優(yōu)勢,專注打鳥。除了機(jī)身定位差異外,二者鏡頭也有錯位,松下是400定鏡頭“LEICA DG ELMARIT 200mm f/2.8 POWER OIS”,更適合體育,奧林巴斯推出的是M.ZUIKO DIGITAL ED 300mm F4.0 IS PRO,更擅長拍鳥。

m43logo-topaz-enhance.png

不過從G9開始,松下開始了M43雙旗艦策略,GH傾向視頻,G傾向拍照,但是缺少相位差對焦技術(shù)的G9無法撼動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地位,可G9M2不同了,終于加入了相位差對焦——相位混合自動對焦。

G9.jpg

松下G9

在S5M2上,松下已經(jīng)加入了相位混合自動對焦,G9M2支持相位混合自動對焦完全是意料之中的,可采用“S5M2機(jī)身”,卻是意料之外。M43無反相機(jī)一大優(yōu)勢是可以做得更小、更輕,因此難免有人會詬病G9M2太大太重(102.3mm*134.3mm*90.1mm,重658g),可一旦用于拍鳥,機(jī)身太小、太輕反而是個問題。首先是拍鳥時更強(qiáng)調(diào)操作性,G9M2大機(jī)身擁有更好握持感,更多操作按鍵——前后雙撥盤,機(jī)身頂部有獨立白平衡、ISO、曝光補(bǔ)償按鍵,背面有對焦點搖桿、對焦模式組合鍵,機(jī)身前面預(yù)留了兩個自定義按鍵。

DSC_1377.jpg

大機(jī)身還帶來了全尺寸HDMI接口、雙SD卡槽,至于3.5mm音頻輸入、輸出、USB-C接口就不用多說。電池是DMW-BLK22,電壓7.2V、容量2200 mAh(16Wh),實測在機(jī)械快門+AF-C+高速連拍為主要拍攝模式下,在環(huán)境溫度約23℃拍攝千張RAW格式照片后,電量還有一半,非常給力,有效消除了用電焦慮。

DSC_1375.jpg

DSC_1383.jpg

其次安裝鏡頭后重心平衡問題,長焦鏡頭更長更重,LEICA DG 200mm f/2.8重量仍有1245g、長度174mm,新推出的EICA DG VARIO-ELMAR 100-400mm/F4.0-6.3 II ASPH/Power O.I.S.重量也有985g、長171.5mm,如果機(jī)身太輕就會頭重腳輕,瞄準(zhǔn)目標(biāo)更難了。

DSC_1402.jpg

不過要搶奪奧巴市場并非易事,它現(xiàn)在有OM-1、OM-5兩臺機(jī)身做高低搭配,硬傷是只有4K60P視頻,G9M2不僅補(bǔ)上這塊短板,而且可以拍攝格式更多,拋開碼率過高的ProRes不說,它可以利用整個傳感器拍攝200Mbps碼率的4:2:0 10bit 5.8K/30P(4:3長寬比)視頻,4K60P下能提升至800Mbps碼率、4:2:2 10bit,OM-1連它的車尾燈都看不見,所以G9M2能否躋身打鳥圈關(guān)鍵在于對焦。

AF能戰(zhàn)了

在無反時代,CMOS圖像傳感器不僅決定了畫質(zhì),而且決定了對焦天花板,同時對焦會反過來影響畫質(zhì)。G9M2搭載了一塊全新2520萬像素Live MOS傳感器與全新引擎,感光度范圍是ISO 100至ISO 25600,可以向下擴(kuò)展至ISO 50,比起上一代G9像素更高、原生感光度更低,還加入了相位差對焦功能,需要利用劃出一部分像素用于對焦,或是部分像素實現(xiàn)對焦、成像雙功能,無論那種方式會影響到畫質(zhì),所以最初對G9M2畫質(zhì)是有所擔(dān)憂的。

DSC_1379.jpg

不過在拿著G9M2在東京掃街時消除了對畫質(zhì)擔(dān)憂,下圖是一張雨夜中拍攝的照片,感光度為ISO 3200、快門速度1/125s、光圈F1.4,格式為RAW+JPG,后期使用Lighttroom進(jìn)行處理以及AI降噪(設(shè)定值為20)。經(jīng)過AI處理照片擁有更多暗部細(xì)節(jié)、更強(qiáng)的解析力,同時了較多的亮度噪點。JPG進(jìn)行是傳統(tǒng)降噪,純粹考驗25MP CMOS傳感器與新引擎的硬實力,表現(xiàn)不如AI降噪是必然的,但整體差距不算太大,觀感依然舒服,照片質(zhì)量可用,甚至覺得高感更勝20MP舊傳感器表現(xiàn)。

P1000033-已增強(qiáng)-降噪 PS.jpg

P1000033CROP.JPG

JPG原圖

P1000033-已增強(qiáng)-降噪C.JPG

LR AI降噪

對拍鳥來說僅有更好的高感表現(xiàn)是不夠的,連拍速度、對焦與跟焦性能同樣重要。根據(jù)設(shè)置不同,G9M2的連拍速度差異,具體請參照下圖:

fps.png

在拍鳥時,連續(xù)對焦是必須的,取景延時越低越好,照片畸變越小越好,以三點作為標(biāo)準(zhǔn),G9M2在畫面無畸變下,極限可用連拍速度為10FPS,放松取景與畸變要求可以提升到60FPS,在預(yù)拍功能下也是60FPS,總體來看速度屬于中等水平,與同價位機(jī)器互有優(yōu)勢。

在使用G9M2拍攝鳥類時,使用的是LEICA 228鏡頭,大部分時間搭配1.4X增距鏡(DMW-TC14),等效全畫幅560mm視角,最大光圈縮減到F4,機(jī)身設(shè)定為機(jī)械快門、10FPS,AF-C對焦模式并全屏自動對焦+動物識別功能。

DSC_1407.jpg

G9M2目前僅可識別人物、動物、汽車、摩托車有限目標(biāo),在開闊環(huán)境拍攝鳥類時,即使鳥類占比畫面比例較小,依然能夠識別并把對焦點鎖定在鳥類身上,只要鳥類比例足夠大時,相機(jī)能夠很好鎖定在眼睛上。不過在拍攝初期,經(jīng)常會感到對焦跟不上飛鳥的移動速度,會有感動一種明顯的延時,后來關(guān)閉了LEICA 228鏡頭防抖,會明顯感受到相機(jī)對焦、跟焦速度有了明顯提升,很顯然較早設(shè)計的LEICA 228已經(jīng)跟不上具備相位差對焦的G9M2相機(jī)了。

GIF2.gif

在水面上飛馳的鵜鶘,在對上焦后,G9M2能夠把焦點一直保持在鵜鶘身上

GIF1.gif

使用預(yù)錄模式拍攝的白鷺,同樣能把焦點鎖定在白鷺上

不過從遠(yuǎn)距離切換到距離拍攝時,G9M2有一種繼續(xù)對焦在遠(yuǎn)處的傾向,很難把焦點拉近,比如拍攝下圖中的白頭鵯時,先是手動對焦把,把鏡頭對焦點拉近,然后交由相機(jī)自動對焦并拍攝,這一問題需要固件更新解決。另外取景器設(shè)置為120FPS取景時,畫面沒有變得更流暢,反而會出現(xiàn)明顯卡頓現(xiàn)象,同樣需要固件更新解決。

P1020245-已增強(qiáng)-降噪.jpg

280mm,F(xiàn)4,ISO 1000,1/400s

松下也早已經(jīng)意識到問題存在,及早開始了布局,在今年初先是推出了LEICA DG VARIO-ELMARIT 12-35mm/F2.8 ASPH./POWER O.I.S.,在G9M2發(fā)布的同時推出了LEICA DG VARIO-ELMARIT 35-100mm/F2.8/POWER O.I.S. 、LEICA DG VARIO-ELMAR 100-400mm/F4.0-6.3 II ASPH/Power O.I.S.,優(yōu)先更新更看重對焦性能的大三元鏡頭與長焦鏡頭,鏡頭前綴也從“Lumix G”升級到“Leica”。

在攜帶G9M2前往日本時,筆者攜帶了LEICA DG VARIO-ELMARIT 12-35mm/F2.8 ASPH./POWER O.I.S.以及更早些時間發(fā)布的LEICA DG SUMMILUX 25mm F1.4 II ASPH.。在搭配LEICA DG 12-35mm F2.8時,會感到G9M2對焦快速且干脆,抬手拍攝路上行人,或是突然出現(xiàn)在天空的飛機(jī)時,按下快門就有照片,絲毫不會拖泥帶水。

P1000092.JPG

35mm,F(xiàn)4,ISO 400,1/800s,使用LEICA DG 12-35mm F2.8拍攝

P1000138.JPG

35mm,F(xiàn)2.8,ISO 100,1/30s,使用LEICA DG 12-35mm F2.8拍攝

即使是LEICA DG 25mm F1.4 II,在G9M2上也有更好表現(xiàn),比如下圖是一張雨夜中盲拍照片,完全依靠G9M2識別人物與對焦,結(jié)果相機(jī)很好完成了任務(wù)。

P1000065-已增強(qiáng)-降噪.jpg

25mm,F(xiàn)1.4,ISO 640,1/100s,使用LEICA DG 25mm F1.4 II拍攝

結(jié)語

尼康、佳能先后在2018年里推出全畫幅無反相機(jī),接著松下在2019年發(fā)布Lumix S,奧林巴斯變成奧之心,近幾年相機(jī)市場變動無疑打擊M43粉絲的信心。

DSC_1407.jpg

G9M2出現(xiàn)標(biāo)志著松下M43相機(jī)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不是只有輕巧、視頻,打鳥也是可以的,松下一個品牌足以撐起M43的大旗。除了針對Vlog市場的G100外,松下已多年沒有萬元以下M43相機(jī),我們希望G9M2出現(xiàn),能帶出一批中低端M43相機(jī),給APS-C無反相機(jī)一些壓力。

G9M2樣張(RAW處理):

P1020680-已增強(qiáng)-降噪.jpg

200mm,F(xiàn)3.5,ISO 100,1/1250s

P1020489.jpg

280mm,F(xiàn)4,ISO 100,1/2000s

P1021429-已增強(qiáng)-降噪.jpg

280mm,F(xiàn)4,ISO 100,1/1600s

P1020340.jpg

280mm,F(xiàn)4,ISO 200,1/400s

P1021073.jpg

200mm,F(xiàn)2.8,ISO 125,1/1000s

P1020932.jpg

200mm,F(xiàn)2.8,ISO 500,1/800s

P1021563.jpg

200mm,F(xiàn)5.6,ISO 100,1/800s

P1021571.jpg

200mm,F(xiàn)4.5,ISO 100,1/1000s

P1000041.jpg

25mm,F(xiàn)1.4,ISO 800,1/40s

P1000111.JPG

35mm,F(xiàn)4.5,ISO 100,1/125s

P1000127.jpg

30mm,F(xiàn)5.6,ISO 100,1/20s



點個贊8310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注冊|